清蒸淡水鲈鱼鲜嫩到爆,
不仅保持了鲈鱼鱼肉的鲜美,
而且鱼肉超级滑嫩,
家宴必备,寓意吉祥,
孔雀开屏、大吉大利、年年有鱼~
食材:
鲈鱼一条
调料:
生姜、大葱、枸杞、蒸鱼豉油、白胡椒、花椒、味极鲜酱油、食用盐、料酒、玉米油、香油
做法:
1、淡水鲈鱼一条,鱼鳞鱼鳃都去掉,特别提示鱼头内的膜一定要去掉!处理干净后,去掉鱼头鱼尾,剩下切段,宽度大概1cm左右;
2、切好的鱼倒入盆中,加入盐、料酒、姜丝、白胡椒腌制10分钟;
3、盘子里放一些姜片,将腌制好的鲈鱼摆入盘中,鱼肉上撒上姜丝,每一片鱼片上摆放上一个枸杞;
4、水烧开后放入待蒸的鲈鱼,大火隔水蒸8-10分钟(1斤左右的鱼),关火焖2-3分钟;
5、蒸鱼的时间,准备酱汁,分别加入蒸鱼豉油1勺、味极鲜酱油1勺,食用盐少量;
6、鲈鱼蒸熟后,倒掉蒸鱼的水,去掉所有的姜丝,整理摆盘,撒上葱丝、姜丝和花椒;
7、炒锅内加入玉米油,烧热后加一勺香油,搅拌烧热后淋到蒸好的鲈鱼上,激发葱丝、姜丝和花椒的香味;
8、最后在鱼身周围淋上调好的酱汁,香喷喷的清蒸淡水鲈鱼就做好了~
清蒸淡水鲈鱼食材的新鲜和火候的把握是关键,所以一定要活鱼!蒸鱼的汁水一定倒掉,不然影响味道和卖相!蒸鱼时间一定不要太长,一斤左右的鱼大概8-10分钟!关火后一定要焖1-2分钟!调好的酱汁一定要最后淋入!
忽然发现要嘱咐的还挺多的,这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总结的经验教训,这样蒸出来的鱼吃起来一定会上瘾的~
菜品渊源:
清蒸鲈鱼的烹饪技巧以蒸菜为主,口味属于清淡。清蒸鲈鱼是广东省特色传统名菜之一。属于粤菜系,海鲜菜谱之一,以鲈鱼为制作主料,清蒸鲈鱼的烹饪技巧以蒸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
鲈鱼富含多种营养价值,是淡水鱼中含DHA量最高的,因此清蒸鲈鱼最补脑。选用一斤左右的鲈鱼,蒸的时间恰到火候,鱼肉刚熟,细嫩爽滑,鱼肉的鲜美完全的呈现。汤汁带着米酒的甜,豉油的香,吃到嘴里绝对每一口都是享受。
主料鲈鱼的营养和功效:
鲈鱼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乳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
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淡水鱼中的鲈鱼,其肌肉脂肪中的DHA含量居所有被测样品之首。为了避免让鱼肉中宝贵的DHA在食用时减少流失,还要注意合理的烹饪方法。DHA不耐高热,因此对于富含DHA的鱼类,建议采用清蒸或炖的方法,不建议油炸,因为油炸温度过高会大大破坏宝贵的DHA,所以清蒸鲈鱼最补脑。
主料鲈鱼的适宜人群:
总的来说鲈鱼是一般人都可以吃的,尤其适宜贫血、头晕、水肿患者,胎动不安孕妇。但是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鲈鱼;结核病患者服药时要忌吃鲈鱼;出血性患者也不宜多吃鲈鱼;痛风患者不宜食用鲈鱼;肝硬化病人更应禁食鱼类。
鲈鱼在搭配上也是很讲究的,鲈鱼不能和奶酪一起吃,也忌与牛羊油、中药荆芥同食。假如蒸鲈鱼时有添加香菜,服用补药和中药白术、丹皮的人则不宜食用,以免因此而降低补药的疗效。吃清蒸鲈鱼同吃猪肉时,鲈鱼中也不可加香菜,否则助热生痰。
菜品历史故事:
在古代,有一官员,坐马车回家途中,路遇劫匪,劫匪把马夫和随从全都杀了,把轿子中的官员五花大绑,摔在马背上拉回了贼穴。
坐在轿子中的官员惊恐万分,塞满了布条的嘴里,呜呜地喊着,谁也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到了贼穴,黑老大摘下他嘴里的布条,官人这才得以正常喘息。
黑老大问他:家里有钱否?官人因为被吓坏了,嘴里已经说不处话来,只是呜呜地喊着,张开的瞳孔透露着他已经被吓坏了。
黑老大把他关在小黑屋里,到了夜半时分,差人给这位官人送来一条清蒸鲈鱼,官人也是饿极了,连筷子都没用上,用着扒下鱼头就开始“吸溜”
送饭的伙计见状,还未等官人吃完,咔嚓一刀,这位官人已经人头落地。
原来黑老大吩咐了小弟一句话:如果他先吃鱼尾巴,就再差人给送来上等牛肉,再来二两烧酒,如果先吃鱼头或者鱼肚子,直接抹了他。
小弟办完差事,回到老大塌下如实汇报了此事,并且上前询问到:老大,先吃鱼头和鱼尾,有什么区别呢?老大心情也是极为不错,说到:哈哈,现在正值伏天,鱼游来游去的,尾巴的肉最劲道,非享受过大富大贵之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啊!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个劫匪头子对于鱼的习性和人性了如指掌,天气暖和的时候,鱼喜欢游来游去,尾巴一直在摆动,所以肌肉较紧实,吃起来味道更好一些,冬天的时候,鱼基本是不游的,在冬眠,所以尾巴肉质一般,最有营养的当然还是鱼头。
(菜品渊源、营养和功效等内容均来源于百度百科,适用人群内容来源于妈妈网百科,菜品历史故事内容来源于百家号小姚说鱼,仅供参考)
END
做喜欢的食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