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星鲈不光北方海域常见,我国的几乎所有海域,从辽宁一直到广西,全都有它的身影,且数量众多。很多河流的下游,也都有星鲈。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浙江舟山,福建等地都是星鲈盛产区。
我国本土的三种海鲈,星鲈,平鲈和金目鲈中,平鲈(外貌和星鲈基本一样,只是背上没有黑点)数量极少难得一见,金目鲈只有南方海域才有。只有星鲈,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也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肉味鲜美,和深受喜爱的鱼。
小渔夫夜钓星鲈
星鲈
中国古代诗人对此多有赞美。比如我们小学时就学过的古诗《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唐代郑谷写的《淮上渔者》:
白头江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北方还有一种钓友们偶尔会钓获的鲈鱼,名为“点红”,又名“铜盆鱼”。不属于本土鲈鱼,而是从国外引进的海上网箱养殖鱼种。其从网箱中逃逸后,在我国海域安了家。
小渔夫曾在秦皇岛见过钓友钓上来过四五斤重的“点红”。“点红”也许生长速度很快,但其味道却不如中国星鲈。
外来鲈鱼:铜盆鱼
星鲈,又名花鲈,七星鲈,花脸鲈,花赞子,鲈板等。多数人一般都是直接称其为海鲈鱼。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小虾为食。
星鲈价格,北方沿海城市的鱼市或渔船码头,2至3斤/条左右的星鲈,价格大约在15---20元/斤左右。属于一种好吃不贵的鱼。
小渔夫曾在网上看到,福建沿海星鲈价格在70---80元/斤。不知道为何南北价格为何差这么多。
大海鲈切成块,煎至两面金黄,再小火慢炖20分钟,无论是下酒还是下饭,都很巴适。鱼肉厚实,肉质洁白,而鱼刺极少,非常美味。其它做法也都很好吃。
关于星鲈最大能长多大,小渔夫查了一下,文字数据是40多斤,带图片的数据是30多斤。30多斤的星鲈肯定有,虽不多见,但“米级”星鲈,其实一直是不少海钓爱好者的理想目标。
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秦皇岛唐山一带,以及连云港一带,钓星鲈分春秋两季。
春季在谷雨前后,钓期大约一个月。时间虽短,但如果能钓到的话,基本上都是2---5斤的大个体鲈鱼。但是好钓点极难找。我甚至听说,在有些钓点,有的钓友在洄游星鲈到达数天之前,就提前赶到钓点,支起帐篷安营扎寨,等待鲈鱼的到来。
春季矶钓星鲈的鱼饵主要以大个体活虾为主,并且活虾饵必须用水箱和打氧机养着,防止死去。虾挂钩时,以挂虾枪为好,即大虾头部尖刺下方部位,挂钩时不要伤及虾脑,让活虾保持活性。
秋钓星鲈,在9月下旬至11月末,钓期大概两个多月。以当年出生的4两至1斤的个体为主,间或掺杂有少量三五斤重的大个体成鱼。因鲈鱼数量较多,故比较容易钓获。
秋季极偶尔的情况下,也会碰到大个体星鲈。小渔夫曾有一次,在秋季上钩了一尾估计约有四五斤重的星鲈,由于准备不充分,结果鱼翻了几次身后,断线摇头而去。导致小渔夫拍了10分钟大腿,怅然许久。
网友星鲈钓获
小渔夫秋钓星鲈钓获,都不大,4两至8两左右。
小渔夫星鲈钓获
钓星鲈以矶钓和路亚为主。休闲钓者,以秋钓为主。秋季矶钓星鲈的钓点,以饵鱼和障碍物较多的水深3---6米的海岸,或者满潮时的河流入海口处为佳。
钓饵以活沙蚕,中指长的活海虾,或者活7---10cm的白色小海鱼最好。星鲈差不多是我见过的最挑食的海鱼了。新鲜的死海虾和死小海鱼,都几乎从不咬钩。更不用提用虾肉,鱼肉或蛤肉钓了。用青沙蚕要整条挂,小点的沙蚕甚至要挂两三条。并要勤换饵,保持沙蚕活性。用小海鱼的话,要把小鱼养在水桶或钓箱中,最好还要加干电池打氧机。
鱼钩用16---20号专用鲈鱼钩或丸世钩,6---8号千又,或者2号左右曲柄钩均可。
矶钓星鲈钓组。
钓竿:4.5米或5.4米矶钓竿
渔轮:---型纺车轮
鱼漂:1.5---2.0号阿波漂
鱼钩:16---20号丸世或专用鲈鱼钩,或2号曲柄钩。
子线长度:1.2---1.5米(视钓点而定)。
鱼饵:活虾,活沙蚕,7---10cm活白色小海鱼(必须活)。
关于海鲈鱼的泳层,小渔夫一直都拿不太准。以4—6米水深的钓点为例,鱼钩距离水面一米直至鱼钩接近海底,都曾钓上过星鲈。一般而言,星鲈所处的深度,与海里的饵鱼群所处的深度有关。
小渔夫常钓的深度是,钩子距离水皮2---3米左右。小渔夫的建议是:垂钓者根据具体钓点情况,自己灵活调整钓深。如果某个深度不爱咬钩,可以尝试调调漂,随时调整深度。另外,有些河流入海口处,水深虽浅,甚至不到一米,但也是有星鲈的,甚至有时有大货,也属于较好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