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鱼,该怎么办

今天,我要致敬的人物是公孙仪,他是战国时鲁穆公手下的丞相,成语砥节励行就是由他的故事形成的。说的是公孙仪特别喜欢吃鱼,在他做鲁国的丞相时,有很多人多方打探,知道了公孙仪这一嗜好,那些投机钻营的人投其所好,有的买鲤鱼,有的买鲈鱼,有的买鳜鱼……争相买来送给他,一时间,公孙仪家门前车马穿梭、络绎不绝。公孙仪先生却安排管家,一律不许接受。

他的弟子非常不解,就问他说:“先生,您这么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呢?”公孙仪听了,狡黠一笑,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当他们有事求我时,我就得违背自己的意愿,给人家办事,看他们的脸色,满足他们的愿望。我给人家办事时,肯定会触犯法律;经常办违法违规的事情,势必败露,我就会受到君主的厌弃和惩罚,就会被罢免相位。到了这时候我自己没钱买鱼,那些送鱼的人一定不再给我送鱼,我就没鱼吃了。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即使别人不给我送鱼,我也可以一直自己买鱼吃。”弟子听了,若有所思。

这个故事《初谭集·廉勤相》,《淮南子·道应训》都有记载,篇名叫《公孙仪相鲁而嗜鱼》,原文如下: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jǐ)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jǐ)鱼。”此明夫(fú)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正所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了这篇古文,人人都从中受到教益。有的人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   有的人不禁对公仪休肃然起敬,暗下决心,以后要向公仪休学习,隐藏自己喜好,以免受制于人。有的人认为公仪休不受贿,值得称赞;但他反对受贿的出发点是怕自己因受鱼而被免相,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小故事,大道理。公孙仪嗜鱼但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喜好与事业成败之间的关系。最为可贵的是:他能抵御诱惑,洁身自好,严于律己。

这则寓言故事中,公孙仪不受鱼. 表面看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其实是用一个形象直白的比方,深入浅出地让弟子容易懂罢了,这也正是他睿智、诙谐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95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