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苑汇观虚谷和尚的河豚鱼之味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清虚谷《大蒜扁鱼》册页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春末始夏,偶过菜场,见有昌扁鱼、竹笋之属,心中似觉一动,蓦然想起虚谷所画的那些扁鱼、新笋的小册页。

虚谷特别富于形式的敏感。那扁鱼,扁平而多边形的身形,短尾、小口,方眼,淡淡的水墨色调,被虚谷以简净的几笔勾出,颇有神韵。他似乎特别有感于扁鱼形体的线性结构,多直线,多方,多大小之比。

往往喜画《扁鱼大蒜》(如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几幅,堪称惊绝),一尾大扁鱼,配上几束大蒜,形式感很强烈,出人意想,却又纯乎自然。如同生活中信手拈来,却又是笔补造化。

清虚谷《扁鱼竹笋》

纳入上海博物院馆藏

纳入故宫博物院馆藏

他的另一些小册页《扁鱼竹笋》,实际上画的是河豚鱼。河豚鱼那椭圆的形体,圆鼓鼓的肚子,细长的小尾,变现得极为生动。而竹笋正好是一种尖长的圆锥形,将两者置于一幅画之中,方圆与细长、三角各种块面线得到了和谐统一。

上海博物馆藏的一幅,自右角向左上斜画着三条河豚鱼,四五支春笋。呈放射形而上,恍然有一种急速的动势感。椭圆形的鱼,伸着小尾,如同在向前游一般,以致最前面一条,奋力过猛,肚皮翻了个底朝天。大有乐趣。鱼与笋,均在水中穿波浮游,鱼亦笋也,笋亦鱼也。从而使得静物本身生出音乐感。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家乡风物之美。

欢迎来怡心斋

喝茶读书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22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