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生命与思想的内在表达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文/张文翰写字画画,我从小就喜欢。记得小时候在自家门背后就用木炭画一些人所不知的东西,那时候的确是自己去画画,尤其如今我在想如何来画自己。中国画有一种生命的表达方式叫“写意”,记得一个深夜,我在画一幅人物画,我一抬头忽然墙上闪着一个影子,像挂在画里的灵魂,我看着自己的灵魂从画里出来了,浑身一种轻松,内心被童年窑洞的黑暗和寒冷所遮蔽,却把自己关在一间没有光的土屋子里,像笔头饱蘸了墨一样,如今行走在一个充满阳光的空间里,但内心感觉依然有种说不出的黑暗,这种感觉中仍然含着一种说不出冷,如冻住的一点灵魂落在纸上,不声不响。这些年我一直在读书,我的读书没有方向,内心需要什么,我就读什么,解决我内心的疑问,回答我灵魂深处的空白。其实从读书中寻找自己,什么都可以丢,但是唯有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坚守和信仰不能丢,那种东西一旦丢了,内心深处的那盏灯便灭了,眼前的路,只能用“死”走下去。我从汉唐画中读取一些古朴,宋元明清画中寻找安顿自己的地方,总是找不到一个适合的自己,也许早已擦肩而过,但是心眼难以留住自己。往往在无画之处,透过一点气,找到自己,自己刚要看看自己,自己需要的那部分却已经不在了。我试图把自己画出来,把别人未画出来的那部分宁静与精彩,通过一张纸表达出来。在元代画家里,感受黄公望画中那种浑然气,有时候想着吴镇画里的渔父,只钓鲈鱼不钓名,更想着倪瓒山水中的荒寒,在无画处更有画,方从义的山水放逸中更见道心。明清画中,沈周有种古意朴素,陈洪绶的高古,更喜欢八大的孤冷,石涛的洒脱,石谿的雄浑,以及黄宾虹的浑厚华滋。人的一生中,其实每个画家都在一辈子寻找“真意”,但是到头来,却没有寻找到,有的画家即使不找“真意”,真意永远就在眼前,但是要做到与真意无形的伴随,那实在是太难了,艺术本来就是那样若即若离,似有似无。对于画,要有心灵的凝视与精神的超越,一个画家给自己留下的往往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这过程中充满着深刻而又灵动趣味,一幅好的画结束了,留给自己的只是一个瞬间结果,展现给读者的才是一个真正的结果,甚至这个结果会超越无数个创作的过程,那是一个孤独者在思想精神世界中的浪迹和神遇。当一个人不模仿任何人的时候,他的作品才是世界上的真品,是唯一的,是真正不同寻常的,不同于众的,倘是模仿别人的时候,追求不俗的时候,一件作品往往是最俗的,而且俗到了两幅作品一样的“像”的地步,刻意雕琢,反而失去了本来的“天真”,因为人各有各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感情是不可模仿的,它是唯一的,人心是不可模仿的,它是独一无二的。至于一幅作品的底蕴从哪里来,这个不尽一样,但是最终出自心灵。没有经过心灵过滤的作品,往往是不聚气的,画往往是人画出的,但是人要画人,其实并不难,难的是人要画出人的灵魂。人要画山水也不难,难的是画出山水的灵气和精神。人要拿起毛笔是件容易的事儿,凡是长手的人都可以拿起来。但是人要用毛笔涂画容易,大概的确是眼睛闭住人人都能涂,倘要用毛笔写出线条,只有落在纸上,笔像人走路一样,只要过去都会留下痕迹,那是墨迹,弄不好便是黑压压的一片。倘是用笔写出“意”那就更难了,连意写不出来,书画中再别想有“气韵”。有的人写了一辈子,头都写白了,但是笔端不见半点真意,满纸空流冷墨,看上去一片黑暗,犹如死一般的黑暗,那是笔墨在临死前永久的糊涂。画画是自己对自己心灵的一种交代,先不要考虑别人,倘是尽管周全别人而去画画,考虑这个人,考虑那个,画出来的永远不是自己,而是别人,那样从来就画不出一张好画来,艺术本来如此。要有一颗诚心,给一万个自己画画,那样才能更好地在画画的过程中看清自我,在一幅画完成后,才能审判自己,不断否定自我,超越的力量会在否定的那一刹那间来临,推倒一切杂念,抵挡不正之风吹进心窗。画究竟画得如何?一定要有自知,学会自己给自己的画看病,天下的大病中,惟有自己给自己看病是最难的,不动刀的,尽量吃药,其实动刀吃药都不是治疗最好的办法,最佳的办法就是,不动刀不吃药,自养自愈,自省自明。画里虽然观去浅,空中却是悟来深。文/张文翰.1.2.说明图片、文章全为张文翰自己制作。张文翰,甘肃省会宁县人,主要从事文学、书法、绘画、理论创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682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