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了一次大集,一下子,买了四种鱼:黑猫鱼,鲈鱼,鲮鱼,塔尖。
每年秋冬时节,我都会囤点鱼虾,留做冬天青黄不接时,餐桌上的美味。只不过,今年我买的有点早,往年,我都是赶在快要罢海前预备。
生在海边的人,猫一样,喜食腥味,对海产品总是无法抵抗。从小吃惯的口味,恐怕一生都是难以泯灭的家的味道。
因为小鬼子作妖—排放核污染水,说不定哪一天我们的海水就被污染了,那些美味的海产品,也许就告别餐桌了。所以,遇到合适的就先买点。
马上要过中秋和十一双节了,期间海产品价格一定会上扬,所以,等过完节后,再陆续买点。
今年不比往年,还得多买点,万一,明年,或者以后不知多久,海鲜真不能食用,或者不敢吃了呢?
吃惯了海产品的人,突然这个饮食习惯被扼杀了,会是什么感受呢?不敢想象。
想想就痛恨日本鬼子,它们绝对是中国人的天敌,家国仇,民族恨,必须世世代代牢记。人在做,天在看,小日本不会有好下场的!
“民以食为天”,每次赶大集,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一定是生鲜这一片小市场,鸡鸭鱼肉,最受欢迎。
再转到菜市场,发现有好多个摊位,摆着的黄瓜,辣椒,茄子等蔬菜,品相不是太好。
摊主吆喝着五毛钱一斤,也是购者寥寥。到底是货品差一点,那黄瓜和茄子,一看就是一层老皮,就像我这个年龄的老女人的脸一样,不招人待见。
好多个上了年纪的人,坐在堆成一个个小山形的辣椒或茄子堆后面,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路过的每一个人,推销着自己的菜品,试图把价格拉得再低,也没留住几个买家。
眼看要散集了,那一堆堆“小山”,也没“瘦”下多少,购买力太差了。剩下的菜,越放越蔫,越放越不好卖,真不知道,他们拿回家后,怎么放置,难道就任由它们腐烂掉吗?
唉,种田种菜的辛苦,只有耕种的人最有体会。辛辛苦苦,不见得收获满满。农作物变现,换几个钱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有的时候,还可能劳无所获。
人生海海,各自有别,有的人,生下来就衣食无忧,不费吹灰之力,也能生活幸福。而有的人,辛辛苦苦,劳作一生,也过不上想要的生活,甚至生活过得紧吧紧扯很困难。
每个人都在用力地活着,但人生的境遇就是不同。没办法,你信不信,也是人的命,天注定,各有不同。
不是我唯心,是很多好现实版的真人真事,由不得我不信。朋友,你相信命运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