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鱼入侵四川,吃光噻还真不容易吃光噻

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最近,一位成都的垂钓爱好者在当地的一个水库钓到了太阳鱼。不光数量多,个头也不小。此后,很多垂钓爱好者们表示:在四川多地如白龙湖、黑龙潭等水库都发现了太阳鱼的踪迹。

太阳鱼是什么鱼?多地发现其身影,是否证明它已“成灾”?仅靠吃,能不能有效控制其数量?

在日本引发生态灾难的鱼

太阳鱼,原产于美国南部以及墨西哥北部,是一种淡水鱼。它的体长可达24-40厘米,拥有华丽的色彩以及好看的各种斑纹。眼睛后端一双宛如耳状的花纹,是它明显的标志。太阳鱼好养,而且能吃,经常以食用鱼的身份出现。

太阳鱼在年被引入我国内陆养殖,因其肉质细嫩鲜美堪比鲈鱼,属于中 鱼鲜,目前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已实现大规模养殖。

太阳鱼曾在日本泛滥,引发生态灾难。年,时为皇太子的日本明仁天皇访问美国时收到太阳鱼作为礼物,回国后便送给日本渔业研究所进行养殖,没成想却引发了一场生态灾难。到年左右,太阳鱼飞速繁殖,已遍布日本的湖泊、河流,还占据了东京皇宫护城河,严重抢占当地鱼群的生存空间,甚至还将日本其它一些珍贵的鱼类逼上了绝路。

有了前车之鉴,太阳鱼在我国的“发展”不得不重视起来。

还没达到“成灾”级

太阳鱼贪吃、凶猛,成熟快、繁殖能力强,“打遍淡水 手”。它的生存温度范围很大,从1-38℃都能适应。这种极强的适应能力,让很多人担心:会不会有一天泛滥成灾?

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杜 表示,由于太阳鱼适宜在温水里生存,自然河道冬天水温低,太阳鱼在自然水域不可能大规模生存。目前还未成灾,但是风险不得不提防。

太阳鱼对生态最直观的影响是在它们出现的水域中,白条鱼、麦穗鱼的数量骤减。此外,这种偏肉食性的杂食鱼类还会对其它小鱼或者是正在孵化的卵产生较大威胁,它们的“入侵”破坏了原本的食物链,并占用了水域里“土著”鱼群的生存空间。

年1月1日起,我国已进入长江10年禁渔期。休渔期间这种鱼群会大爆发吗?杜 表示,有一定可能性。如果环境适宜、水温合适,再加上太阳鱼强大的繁衍能力,有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事件的发生。

如何应对?靠吃?

对此,我们该如何应对?光靠吃,可以解决问题吗?杜 表示,吃解决不了问题,需要专业的捕捞队进行针对性捕捞才能控制数量。

外来物种的传入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人为引进;二是随交通工具或者国际游客带入;三是自然扩散。排除自然因素,守好国门,无疑是实现国门生物安全的有力屏障。

海关总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04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