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m.360xh.com/xinwen/3260/56770.html珠海的海洋、滩涂和淡水资源非常丰富,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年,全市渔业总产量31.5万吨、渔业总产值89.6亿元,渔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记者获悉,我市主要的经济鱼类达70多种,其中不乏鲈鱼、罗非鱼、南美白对虾、鲰科鱼类等优良品种,既满足了珠三角及港澳市场需求,也成为我市重要的出口农副产品。近年来,珠海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河口型养殖渔业,以斗门区为主要产地大力发展白蕉海鲈、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养殖。其中,海鲈养殖面积达3.1万亩,年产量达12.28万吨,年产值达21.4亿元,年产量约占全国的50%以上。斗门区也成为国内最大的海鲈养殖基地。我市从20世纪80年代起探索海鲈人工养殖,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海鲈生产基地;年获得“白蕉海鲈”国家地理标识,年获评为“中国海鲈之乡”。近年来,我市本土海鲈以“龙头企业+基地+渔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一二三产综合产值已过百亿元,带动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在全力建设白蕉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总占地面积亩,重点打造水产品深加工物流产业。引进强竞供应链、诚丰优品产业园、绿兴冷链物流中心、国际鲜活水产品加工贸易中心等六个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项目,总投资约达20亿元,园区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园区建成后,将配有36万平方米的各类水产品深加工厂房,各种低温和超低温冷库以及世界顶级冷藏运输车,助推相关产业发展。预计可拥有18万吨的冷库储存量,40万吨的年水产加工能力;每年新增产值可达25亿元,产生1.2亿元的税收贡献。届时,将有效地帮助解决珠海渔业深加工、冷链、物流和仓储的瓶颈问题。未来,我市还将建设白蕉海鲈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珠港澳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和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和现代渔业产业中最具特色的品牌产业。据了解,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强化技术转化,改善水质条件恶化、水产病害频发,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广东珠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结合中国联通5G技术,正着手打造河口渔业示范区5G+渔业示范基地,建立现代化水平高、科技含量高、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养殖基地,推广智慧生产,提升河口渔业养殖信息化综合水平,努力实现控制养殖污染及节能、减排,进一步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养殖目标。(本报记者陈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