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故人穿越至今,看到松江的繁荣发展,会是怎样的心情?张金泉所著《美哉,松江,我爱你》(故人松江行咏七绝十二首),以 人称写成,集中松郡或曾莅松故人张翰、陆逊、陆云、陆机、夏完淳、黄道婆、顾大申、徐霞客、陈继儒、康熙、董其昌、苏东坡和徐阶共十三人。他们重回故地,看到大美松江后感慨万千。
(一)夜泊金泖村
莼鲈 泛松江,
秀野桥边闻乐章。
金泖鱼肥舟夜泊,
月明似镜映琼浆。
注:张翰,西晋的松江(吴江)人,因为思念家乡松江一带的莼羹鲈烩,毅然辞官回故里,留有“莼鲈之思”的美誉。报载松江四鳃鲈鱼人工哺化、驯养研究已获成功,商品鱼开始上市。金泖鱼肥指的是金泖渔村一带的鲈鱼正肥。此地现有松江石湖荡镇在斜塘边的乡村酒家。目前松江小昆山泖湖边那里的西部鱼村酒家也有四鳃鲈鱼上市。
四鳃鲈鱼(程十发绘)
(二)寄语平原村
横云赤壁聚家宗,
陆宅平原孕骏雄。
气盖山河谁可敌,
敢邀天马再飞空。
注:陆逊,夷陵之战屡建奇功曾被封华亭侯、后又封娄侯等。《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陆逊屡建奇功,“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横云系横云山即横山。赤壁为横山东面现已成坑的小横山。陆姓望族曾在此一带筑宅繁衍。平原村是陆家的古居住地,流传着种种传说。古有“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之说,所以才有本处的“天马再飞空”之句。
陆逊(年—年)
(三)挥毫读书台
昆仲访乡登故台,
十年书卷又翻开。
挥毫续写新天地,
玉出昆冈紫气来。
注:昆仲即西晋的陆机、陆云兄弟。故台即山上的机云兄弟曾攻读十年的读书台。此名迹已在小昆山上原昆冈公社自来水厂旧址处修复,现名“二陆草堂”。
位于小昆山的二陆草堂
(四)举步细林山
曾别细林含恨泪,
今回故里满心喜。
神山塘畔见新天,
美啊松江我爱你。
注:夏完淳,当年被押解南京时船曾在沈泾塘边上的细林山停靠,有细林野哭等诗作传世。神山、细林山是辰山的古称。
夏允彝和夏完淳(站立者)父子
(五)地中海兜行情
土布新裳访古城,
地中海里觅商情。
羽装霓服频招手,
粗袜篮衫不见名。
注:黄道婆,古松江乌泥泾人,去海南岛学习植棉技术后回转传授种棉织布技术,终使苏松衣被甲天下。在海南三亚天崖海角那里立有棉祖黄道婆塑像。地中海为松江现代购物广场。此处土布、粗袜、篮衫泛指用棉纱织成的松江土布和袜子。
黄道婆
(六)设宴醉白池
筑台摆酒聚群贤,
醉白池边忆变迁。
郑圣魁星言不尽,
云间邦彦亦连篇。
注:顾大申,因羡慕白居易醉白堂而在松江建造的古典园林曰醉白池。醉白池现和上海豫园、青浦曲水园、嘉定古漪园和秋霞圃并为上海地区五大古典园林。郑圣和魁星指郑板桥和文魁星。文魁点珠、云间邦彦画像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石刻现均在醉白池内。
位于醉白池的邦彦画像
(七)舟行黄浦江
黄浦翻腾日夜流,
挡洪墙岸两边守。
低洼田地全包围,
如此河工何处有?
注:徐霞客,曾在松江游览山水,游记中有记载。徐霞客对河工水利甚感兴趣。此回好似从通波塘、沈泾塘一直游到黄浦江。随见所闻,感慨万千,大开眼界。
(八)做客陈坊桥
钓满鱼儿陈坊聚,
云庆一曲飞思绪。
隔窗遥望问青天,
哪得佘山美如许?
注:陈继儒,号眉公,松江东佘山那里原来的钓鱼矶传是他钓鱼的地方。相传陈眉公家曾在松江佘山西北方向建有牌坊,民间称之为陈坊。此地附近的一座拱形石桥就称为陈坊桥。陈坊桥又成地名传留至今。此次在陈坊桥相聚,看佘山今非昔比,好不高兴。云庆系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佘山、陈坊桥、辰山南厍一带的小庆班在过去常演奏此曲。
陈继儒(年—年)
(九)微服访松城
秀野桥头人影动,
独无村女老田翁。
花园松郡乐居地,
朕欲批租筑别宫。
注:康熙,传六下江南曾两次到松江,均到过松江的秀野桥等处巡幸。村女、老田翁系指松江一带昔时的种田农民。
(十)拱手三公街
方塔园中翰墨浓,
三公街上丹青涌。
名城书画满云间,
老拙自惭抬手拱。
注:董其昌,古时松江 人物。三公街原在现方塔园处的府城内,曾是董文敏公(董其昌)等三公祠所在地。
(十一)寻问小赤壁
策仗横云寻故迹,
小峰赤壁在何地。
士龙附耳悄声言,
请看坑崖酒店醉。
注:苏东坡,在小昆山北坡留下落款为子瞻的石刻“夕阳在山”四字。苏东坡很有可能曾在小昆山和横云山等地游览,与横山(又名横云山)和横山东面的小山(名小赤壁)结有不解之缘。此处横云即横云山,小峰赤壁即小赤壁。士龙即陆士龙,是陆云的字,横云山因陆云而名。小赤壁即现横山东面已建深坑宾馆的那地方,此处原有一小山丘,亦称小横山,风景甚好,后因采石而挖成了一个近百米深的石坑,现已建成世间少有、匠心独具的深坑宾馆。
佘山世茂洲际酒店(申根酒店)
(十二)踏田游浦南
海瑞当年退我田,
横云山下百花天。
昨天踏访浦南走,
万顷粮田一水连。
注:徐阶,明时宰相,又称徐阁老,曾在松江横云山一带广占民田,激起民愤,被海瑞退出。
丰收季节
作者系松江人,原松江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著有《从政札记——松江经济社会发展思考》《逾涉手记——昨天那些事儿》《退休散记——弹指一挥间》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