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鱼虹彩病毒防控指南

广告

3月份至4月初,加州鲈鱼苗越冬结束,体质较弱、处于幼苗期的鱼较易发生虹彩病毒感染,若处理不当,会引起较大损失。

症状表现:

①病鱼呈现体色发黑、趴边、游动缓慢、活力较差,眼球突出、体表和鳃部无明显病症,鳃盖、鳍条基部发红,内脏表现为脾脏、肾脏发黑肿大、肠系脂肪点状出血、濒死鱼空肠空胃;

②发病情况:在分塘或放苗后以及氨氮、亚盐较高的塘口易发病,严重时会出现爆发性死鱼的现象,另外,在感染虹彩病毒的塘口,采取杀虫药杀虫、消毒或换水等措施时死鱼量也会呈现爆发式增长。

趴边、体色发黑

鳍条基部、鳃盖发红出血

肠系脂肪出血

脾脏发黑、肿大

二、PCR技术诊断结果

病鱼体内筛查Meg、MSRV、LMBV、NNV四个易感病毒毒株,提取到Meg(细胞肿大虹彩病毒)大量,其余阴性,实证案例中感染Meg。

三、治疗建议

①停料。发现鲈鱼苗出现病毒感染的症状后立即停料停喂(一般停料5-7天),直到死鱼量明显减少时,开始少量投喂。

②解毒抗应激:泼洒高稳维C+靓水保,解毒抗应激;可重复多次使用高稳维C泼水;

③消毒:待死鱼数量不再增加或数量稳定时,使用草本活性液消毒,消毒后及时解毒;

④内服:死鱼量明显减少时,可采取拌喂抗菌药物+抗病毒中草药+维生素+免疫增强剂的思路进行治疗(拌喂抗菌药物意为排除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如 尼考粉、特免皇、鱼用多维、板蓝根等,连用5-6天,一般连续内服5天后,发病情况就能被控制,鱼体健康会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

四、预防建议

①控制病原:虹彩病毒主要来源于苗种带毒、池塘带毒、水源带毒等,需要严格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挑选不带病毒的苗种以及使用不带毒的水源;

②保持环境良好:及时改底调水,定期改底,氧化降低底部有毒有害物质;定期补菌补肥,定向培藻培菌,控制水体氨氮、亚 盐等指标;

③合理投喂,定期使用保肝健肠类动保产品,维护加州鲈肝脏等免疫器官的健康,增强免疫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率;

④控制合理密度,科学搬塘和放苗等。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水产热点” 所有,版权合作,敬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29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